LAB模式是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它既不依赖光线,也不依赖于颜料,理论上包括了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相比RGB模式和CMYK模式,其色域最广。
LAB 颜色模式的三个通道:
LAB 颜色模式包含三个通道:L 通道、A通道、B通道。Lab 即是这三个通道Luminosity (明度 )、a(代表绿色到红色) 、b(代表蓝色到黄色)的缩写。
- L 通道:L 通道(Luminosity)表示亮度,它的取值范围是 0 - 100。其中,0 代表黑色,100 代表白色,中间的数值代表不同程度的灰度。例如,当 L = 50 时,就是中等灰度。这个通道主要用于控制图像的明暗程度,就像是在黑白照片中调整黑白的程度一样。如果把 L 通道的值都设为 100,那么不管 A 和 B 通道的值是多少,图像都会变成白色;反之,若 L 通道的值都为 0,图像就会变成黑色。
- A 通道:A 通道表示从绿色到红色的颜色范围。它的取值范围是 - 128 - 127。当 A 通道的值为负数时,表示绿色成分居多;当 A 通道的值为正数时,表示红色成分居多;当 A = 0 时,没有红绿成分。例如,在一幅风景图像中,植物部分的 A 通道值可能会偏负,因为植物通常是绿色的;而花朵如果是红色的,在花朵部分的 A 通道值可能会是一个正数。
- B 通道:B 通道表示从蓝色到黄色的颜色范围,取值范围同样是 - 128 - 127。当 B 通道的值为负数时,表示蓝色成分居多;当 B 通道的值为正数时,表示黄色成分居多;当 B = 0 时,没有蓝黄成分。比如,天空部分的 B 通道值可能会偏负,因为天空通常是蓝色的;而沙滩部分的 B 通道值可能会是一个正数,因为沙滩是黄色的。
LAB 模式的优势
这种颜色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与设备无关的颜色模式,能够在不同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之间保持相对一致的颜色表现。
- 色域宽广 LAB模式的色域(色彩范围)比RGB和CMYK模式更宽广。它能够包含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颜色,这是因为LAB模式是基于人类视觉感知而设计的色彩模型。 例如,在处理一些具有高饱和度或者非常鲜艳的颜色时,如某些热带鸟类羽毛的颜色或者超现实绘画中的色彩,LAB模式能够更准确地记录和呈现这些颜色。而RGB和CMYK模式可能会出现色彩无法准确表示或者色彩范围之外的颜色被截断的情况。
- 亮度和颜色分离 LAB模式将亮度(L通道)和颜色信息(A和B通道)分离开来。这使得在调整图像时,可以更方便地对亮度和颜色进行独立的操作。 比如,在修复一张曝光过度的照片时,通过调整L通道可以轻松地降低图像的整体亮度,而不会影响到颜色信息。或者在想要改变图像颜色倾向(如让画面偏红或偏绿)时,可以在A通道进行操作,同时不用担心会改变图像的明暗对比。
- 设备无关性 LAB色彩模式不依赖于设备,它的颜色定义是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的绝对色彩空间。这与RGB模式(依赖于显示设备)和CMYK模式(依赖于印刷设备)不同。 当图像需要在不同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之间传递和再现时,LAB模式能够提供更稳定、更一致的颜色表现。
例如,在将图像从电脑显示器转换到印刷品的过程中,使用LAB模式作为中间过渡色彩空间,可以更好地保证颜色的准确性。
- 颜色调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由于A和B通道分别控制从绿色到红色、从蓝色到黄色的颜色范围,在进行色彩校正和调整时,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颜色的变化方向和程度。
例如,在调整一幅风景照片的色彩平衡时,可以通过在A通道中稍微增加正值来让红色调(如花朵、日出的阳光)更加突出,或者在B通道中减少正值来让蓝色调(如天空、湖泊)更加纯净,这种调整方式能够实现更加细腻和准确的色彩效果。
- 适合色彩匹配和转换 LAB模式在进行色彩匹配和不同色彩模式之间的转换时具有优势。当需要将RGB图像转换为CMYK用于印刷时,先将RGB转换为LAB,再转换为CMYK,可以得到更准确的颜色转换结果。 例如,在专业的印刷工作流程中,使用LAB模式作为中间转换环节,可以减少颜色在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和偏差,使得印刷出来的颜色更接近设计稿中的颜色。
——学习调色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