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铁路运输法院跨区划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三周年综述
穿过鼓楼区凤凰西街两个居民小区中间一条并不算宽敞的小路,路的尽头一座简洁大方、安静质朴的六层灰色建筑——凤凰西街152-1号,就是今年3月刚搬迁至此的南京铁路运输法院的办公大楼新址。正是这样一家不显山露水的法院,作为全国首家试点知识产权案件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的铁路法院,用了三年时间的探索、拼搏与磨砺,创造出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集中管辖的“南铁模式”。
7月21日,记者在南京铁路运输法院召开的知识产权审判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试行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三年中,南京铁路运输法院充分发挥经济新常态下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174件,审执结2816件,结案率88.72%。2015年收结案同比分别增长170.56%和256.83%,2016年上半年收结案又同比增长101.05%和171.04%。“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运用司法裁判为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南京铁路运输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渐入佳境。”南京铁路运输法院院长李彬欣慰地说。
中流击水 做跨区划管辖改革的先行者
2012年4月,南京铁路运输法院整体纳入国家统一司法体系。为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提升知识产权专业化、集中化审判水平,同时为积极探索设立南京知识产权法院积累经验,2013年7月起,根据上级法院的批复,南京铁路运输法院先后取得南京市秦淮、栖霞、浦口、溧水、高淳、雨花台、江宁七个区的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和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管辖权,成为全国首家跨区划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试点法院。
为积极应对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改革需要,南京铁路运输法院深入进行了以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协同化管理,专业化审判,精准化研判,扁平化运行”的一系列新的工作运行机制。
突出法官的主体地位是南京铁路运输法院在不断优化审判组织职权配置上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在案件审理中,打破原来按庭室划分案件的固有模式,以合议庭作为案件分类审理的基础,还权于合议庭。该院的另一大亮点便是把院庭长编入合议庭担任审判长办理案件。一级带着一级干,院庭长带头办案做表率,仅2015年,全年院庭长共亲自承办各类案件752件,审结648件。由院长李彬担任审判长、臧文刚法官主审的袁某某侵犯商业秘密罪案入选南京法院2015年度十大典型案件。
在管理上,大力推进内外部的有效协同,努力形成执法办案合力。通过对各类人员的统筹调度,做到各项审判职能有人负责,各项综合事务有人承担,克服了人员匮乏、指挥链过长、协调环节过多等问题,降低了管理跨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铁肩法眼 做雕刻公正的裁判者
在《2015年度江苏省法院知识产权年度报告的指导性案例》中,记者看到收录了南京铁路运输法院审理的一起侵害著作权案。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诉河北蓝亨啤酒有限公司、南京中央金城仓储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许可,在其销售的产品的包装、标识、商标和广告中使用了四个方正粗倩简体单字“佰斯德利”,侵犯了其著作权。
“该案被告虽享有商标权,但侵犯了原告对单字享有的著作权,在精准适用利益衡平原则协调权利人、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后,该案并未简单判决商标使用人停止使用涉案商标,而是判令侵权人通过一次性赔偿的方式弥补权利人受损的利益,探索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解决的新路径。”分管知识产权审判的副院长沈菁点评道,该案在著作权侵权的判定规则方面有创新,裁判结果确立了对单字字体著作权保护的边界和限度,从而体现了对开放式许可字库的单字著作权的适度保护及责任承担方式。该案的裁判理念与思路得到了江苏省高院的认可。
集中管辖以后,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的审判模式让审判人员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案件,同时对南京地区的知识产权审判发展趋势和方向有更宏观的分析研判,对案件的处理有更好的衡量和把控。专业化的审判团队使审判人员相对稳定,经常召开法官会议开展业务研讨和交流,有效规范自由裁量的尺度,增强裁判的确定性,裁判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乘风破浪 做创新发展的护航者
在案件审理中,南京铁路运输法院注重发挥好“三合一”审判的功效,对发现的各类可能涉及民事、行政、刑事交叉的线索、问题及时汇总并加强研判。在审理涉洋河系列白酒的民事侵权案件中,发现被告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立即向上级法院汇报情况,并迅速移送公安机关,及时有效打击了犯罪。权利人对铁路法院对其商标、品牌的保护力度给予了高度赞扬。2016年4月26日,苏酒集团(洋河股份)秩序管理部副部长吴国良一行专程到南京铁路法院,送上一面写有“审判护发展,高效促创新”的锦旗,感谢南京铁路法院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创新方面所作的努力。
在履行审判职能的同时,南京铁路法院还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努力为南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定期由院领导带队,走访南京市辖区内的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在部分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设立知识产权联络工作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讲堂,建立司法服务长效合作机制;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密切互动,在对侵权的制止和惩处上通力合作、优势互补;与省版权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建立协作通报机制;与市法院合作完成《关于在审判工作中贯彻落实<南京市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条例>的指导意见》,在全市法院贯彻执行;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全面加强战略合作协议……
“依托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充分发挥专业化审判的优势,内部完善机制,外部拓展影响,提高了知识产权审判的影响力,有力推动了铁路法院自身的跨越发展。”谈及三年来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李彬感慨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南京铁路运输法院将积极应对挑战、抓住难得机遇,按照“讲政治、勇担当、重团结、创一流”的工作方针,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力争在跨行政区划管辖方面作出南京特色,打造全国样本标杆,为建设“富强美高”新南京、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努力实现南京铁路法院工作的新跨越。
(吴建坦 王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