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化身整整齐齐的“豆腐块”
凌晨六点准时醒来的生物钟
保证随时“满电”的电子设备
一板一眼扣好的每一颗扣子
保持同朝向的牙刷
办公桌上纤尘不染
抽屉里的本子和笔“排排坐”
警营的一草一木都规规整整
......
在经历了长期的公安工作
他们形成了一些特定的职业习惯
这些习惯也被他们悄悄带进了生活中
被大家称为公安警营的专属“强迫症”
看到的战友们直呼“好city啊~”
上班前,反复确认警容
被子必须“豆腐块”
emm....门锁没锁好
啊(抓狂) ……
@行管科 孙高峰
东西必须摆放整齐
同一个容器里颜色必须统一
……
从部队转业的他工作起来像个“铁人”!
每天不见他“闲着”!走起路来都带风
不但要忙,还要忙的细致!
连警营大院里的警车都要乖乖头朝外放
@特巡警大队 牛一山
部队里有句话叫: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在军营和警营待久了,不自觉地染上一种“叠被子”的强迫症。
几年如一日的高要求内务标准已经刻在了骨子里,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被子叠成棱角分明的“豆腐块”。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历练而出。
@治安大队 刘宗强
大檐帽的帽徽明明是正的,戴上之后总感觉有点歪,忍不住摘下来左右调整一下,过一会又摘下来再看看。
明明对讲机的频道是对的,但是由于一段时间过于安静,就会去检查它是不是被误关了,或者检查频道是不是调错了。
每次巡逻前,也总会不自觉的多次检查警务装备的佩戴,确保警容风纪规范。
这种“强迫症”源于我对这份工作的敬畏和责任感。
通知发没发?不行我得再确认一下
咦?文件总感觉还有哪不对
装备的电量是不是没充满啊……
@指挥中心 张琳静
指挥中心是公安机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公安工作的指挥部,110指挥调度就是其中的一项职能。“110”这一条永不占线的电话,牵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牵系着全社会的平安稳定,它承载着受理报警、指挥调度、警情研判、服务群众等任务。
“对讲机要满电、手机要满电、时时刷新系统……”这是张琳静已经刻进习惯中的三件事。每天不定时点调各警组、警务区,确保通讯畅通,就连上厕所,对讲机也不离身。“一旦有警情,可以通过这些对讲机实现一呼百应”。
@派出所内勤 蒋怡普
作为内勤民警,我觉得自己很可能患上了“强迫症”。总觉得好像忘点啥,在大脑里时刻闪烁,一直“循环播放”,通知要求、工作重点提示一遍又一遍,再三叮嘱,反复查看确认,可千万不能有遗漏。
同时,我还是单位的装备管理员,每名民辅警的装备维护修理等工作,都需要一个“细节狂魔”来把关,在工作中,我喜欢将每一件装备明细一一罗列,标明出处,这样不仅方便查询,还有利于单位的装备管理。
@办公室内勤 乔瑞婵
会议室的椅子是呈线排列的,桌面永远是能照出人影的,这也只有“同病相怜”的你,才能体会到的舒爽吧?对了,还有那窗台上叠好的“豆腐块”抹布……
工作中我还负责日常材料的管理,“37 35 28 26”,这串数字已经牢牢的刻在了脑子里。没错,这串数字是公文写作要求的页边距。当然,对于格式的“强迫症”还不止这串数字,大标题要方正小标宋简体、一级标题要黑体、二级标题要……再加上行间距、页码、阿拉伯数字字体的固定数值和固定字体,还不能忘记左上角标注密集。
每一篇材料经过这一连串操作下来,呼~心满意足,可谓是干净整洁、工工整整,这大概就是每个材料人的“强迫症”。
检查检查再检查,关键信息不能有误
搜索搜索再搜索,关键物证不能遗漏
警惕警惕再警惕,关键人员不能错过……
@刑侦大队 尚正阳
“要对周边环境了如指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手机要保持着365天、24小时开机状态......”这是从事打击工作的民警已经刻进骨子里的两件事。看似“强迫症”的工作状态,实则是对工作的热爱与高度的负责心。
一声“警察”,一生警察。休假不“放假”,作为人民警察,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只要遇见群众需要的情况,都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前。而长期的公安工作也使得即使不穿着警服,也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法医 苏世峰
为了保留最直接、最有价值的案件现场痕迹物证提取,他拥有强迫症似的工作执着和生活习惯,在现场勘查中,哪怕是发案现场的附近的泥土和墙面也没逃过他的搜查。细想,其实每一名民警都有“强迫症”,有的初露端倪,有的已经根深蒂固。工作的需要,“强迫症”反而成了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负责的体现。
@法制大队 杨世敏
每当有新的案件材料摆在我面前,我就像是玩起了“找茬”游戏,反反复复的去查验,就像出门老是担心家里有没有关窗锁门总是要回去看一眼一样。这种方式,虽然会增加工作量,但是它帮助我确保了材料的准确无误,即使是最小的瑕疵,也无法逃过我的“法眼”,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对要发送的工作内容对了一遍又一遍,发送前还要再捋一遍;
值班已到深夜,但对每个案件的细节还是会一审再审;
总结改了一次又一次,还是觉得改改会更好……
但这并不是一种病,它恰恰体现了法制民警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群众的信息反复确认
装备的电量永远在线
找到群众的遗失物等不了一点……
@蟒川派出所 贾钜翔
为了确保工作的绝对严谨,基层派出所民警在与人交流和日常生活中,有一个隐藏的属性,那就是“复读强迫症”。
“您好,我要报…报警,我今下午下地回来发现俺孙子找不着了……”
警界“复读机”:你好,大爷,您是今天下午6点下地回来发现您孙子丢失了是吗,孩子今天穿的什么衣服和鞋子,有什么特征……别着急,您慢慢说。
不断地“复读”只为快速、高效地为群众解决棘手难题。
@大峪派出所 张俊锋
每日准时醒来的生物钟,保证随时“满电”的电子设备生活中,走在路上只要看到某个群众有异常,他就会立刻上前盘查,全力消除隐患……这就是民警张俊锋在工作中犯上的“强迫症”。
每次交接班前都得“脑补”一遍还有什么工作没做完,如果有,那必须得冲到电脑桌边上完成。也许因为这个工作关乎于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时刻用“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要求自己。看上去有点强迫症,实则是对公安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始终不变的忠心!
@交警大队事故科 申仲勋
每日上岗,审视自己完自己的警容风纪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检查电台、终端和执法记录仪的电量,摁一下通话键发出“滴溜”一声才放心,然后拿起电话听一下,嘟……再看看办公系统,都登着没有。
这还不算,一时半会儿它们仨要是太“消听”了,还是不放心,必须很有仪式感地挨个儿再撸一遍。
工作回来都要第一时间给设备充电,以防遇有突发事件,电子设备因没电无法正常使用。
这是从警以来养成的刻板习惯,但是我认为这近似“强迫症”般的执着,实则是大有裨益,而且可能我还会将这个“小习惯”一直“执着”地坚持下去。
财务细节严谨规范
逐字逐句认真校对
重要材料不容有误
……
@审计室 周志芳
即便是100以内的加减法,也必须要用计算器得出答案,而且要算两遍。这样工作的人,不一定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而可能是财务工作人员。这是周志芳来到财务室之后最大的感悟。
刚到财务室工作时,周志芳最怕的就是算错账,写错数字!看到数字时总是要点上千位分隔符;买东西时,一定先算算对不对,东西少没少,单据名称对不对的上;同一份报表,一定要反复核对个五六遍,才能放心;下班后,总会不断回想办公室门、柜子门锁了没……慢慢地,她对数字的敏感度突飞猛进,也许是走在路上看到广告牌、门牌,也许在网上看到某串数字,也许只是看了一眼时间……总之,只要看到有数字出现,总会下意识想要在后面加上“.00”,简直就是不加不舒服斯基星人。
@宣传科 李宗昌
正在编辑“强迫症”特辑的小编们也是“强迫症”重症患者。
导入格式有没有错乱,重要信息有没有打码,文章内容还有没有错字……每次发送公号前,都像是一次大考。
点击发表→不行,再退出来看一眼有没有问题→嗯…差不多了,发表吧→咦,那个地方改好了吗,再确认一下…………
小编们的”强迫症“只为给大家呈现最好看的“平安汝州”!
警服在身 责任在肩
正是这些严谨到有“强迫症”的他们
守护着这万千百姓平安
这些“强迫症”
这是每一位汝州公安民警
可爱而又珍贵的人生印记